第61章 历史罪人榜2

酷酷的橙子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大内文学 www.dnwx.net,最快更新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最新章节!

    五,弑君夺权,隋朝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出身名门望族,年少时他依仗着父亲的权势,胡作非为,不受法度,也因此他被城中的百姓称作轻薄公子。

    杨广当太子的时候,宇文化及是宫廷护卫官,也因此两人相处的非常亲近。

    隋炀帝即位后,宇文化及也倚仗着两人的交情变本加厉。

    在隋朝和突厥连年作战之时,他直接违反禁令与突厥人通商。

    隋炀帝得知后勃然大怒,想将其杀死,但碍于宇文化及的身份和地位,隋炀帝最终还是免其死罪,之后更是念及旧情重新启用。

    然而宇文化及的背叛之路并没有止步于此。

    隋朝末年,军阀混战,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席卷全国,在隋朝廷陷入混乱之时,宇文化及再次选择了背叛。

    他和叛军将正在江都游幸的隋炀帝杀害后,扶持杨浩为傀儡皇帝。

    之后更是将杨浩杀死,自立为帝,但没过多久就被起义军给杀死了。

    杨广死于宇文化及之手,也算是对杨广最大的嘲讽了,也许是他最应该的归宿

    杨氏灭了宇文氏的国家,宇文氏灭了杨氏的国家,这也算天道好轮回

    宇文化及才是一把好牌打了稀烂,杨广不死他宇文化及家族过得很好,杨广一死天下人都打着为杨广报仇的旗号来攻打他

    宇文化及要是不杀杨广,说不定还能多活几年

    宇文化及这头蠢猪,还不如在江南发展,划江而治还有一片天地

    杨广什么朕死于宇文化及之手

    他怒不可遏的注视着宇文化及,目光冰冷刺骨,蕴含着一丝杀意。

    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居然死于最信任的人之手,之前他还以为自己是被造反的李世民大军杀死的。

    他对宇文化及可谓是恩宠有加,怎么也没想到宇文化及最后会下黑手。

    “陛下,饶命啊,臣绝没有背叛陛下的心思,全都是后世人污蔑臣,还请陛下明察秋毫,臣对陛下忠心耿耿。”

    在天幕讲到宇文化及的那一刻,他整个人都吓傻了,迅速跪地求饶。

    他发誓,他真的没有背叛的心思。

    但杨广可不会再给宇文化及机会,他生平最痛恨背叛自己的人。

    “来人,把宇文化及打入死牢,秋后处斩。”

    任凭宇文化及痛哭求饶,他都不予理会。

    他之前不是没有给过宇文化及机会,没想到养了个喂不熟的白眼狼。

    这次要是再轻饶,难保什么时候背后捅他一刀。

    为了以绝后患,必须消灭后患。

    六,外戚权臣,唐朝杨国忠

    杨国忠是杨贵妃的族兄,早年嗜酒赌博,行为恶劣,因品行不端而为族人所排挤。

    杨贵妃得宠后,她兄凭妹贵,开始飞黄腾达,成为了朝中的权臣。

    杨国忠在宰相之位上两次发动对南诏的战争,但两次都以失败告终,让朝廷声望大失,国家元气受损。

    然而,杨国忠并未因此收敛野心,反而越发嚣张,他与安禄山争权夺利,意图将更多的权力掌握在手中。

    两人之间的权力之争日益激烈,朝廷内部也因此出现了明争暗斗。

    随着政治斗争的白热化,局势逐渐失控,最终争权夺利的火焰燃起了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

    杨国忠的贪婪与权谋,让整個唐朝陷入了动荡与灾难之中。

    安史之乱肆虐了整个大唐,国家元气大伤,百姓流离失所,唐朝的辉煌盛世从此消逝,走向了衰落和分裂。

    大唐的衰落是社会发展早就预留好了导火索,杨国忠只是那一把火

    唐玄宗宠幸杨国忠,导致大唐由盛转衰,区区一个安史之乱硬是搞了八年就知道有多么离谱

    灭唐名相杨国忠,恶得纯粹,恶得无可救药

    杨国忠罪该万死,李隆基应该千刀万剐

    杨国忠的行为极大的满足了李隆基的个人荣誉感,可惜动摇了大唐的国本

    杨贵妃被杨国忠坑惨了,杨贵妃扶持杨国忠是天大的错误

    李隆基杨国忠,你是大唐的罪人,来人,把杨国忠拉下去处死

    他一声怒喝,让侍卫把正在呆在原地的杨国忠拖下去处死。

    看到是杨国忠导致大唐由盛转衰,令大唐盛世辉煌不再,开始走向衰落,他愤怒得浑身颤抖,恨不得把杨国忠诛灭九族。

    之前后世人一直骂他活太久,恨不得他早死,说他导致大唐盛世急转直下。

    那个时候,他满心惶恐,活在极度恐惧之中。

    他带领着大唐走向开元盛世,万国来朝,要是大唐盛世在他手中消亡,他怎么也不会原谅自己。

    从那时起,他就一直时刻留心天幕,希望可以从后世人口中知道一点关于大唐盛世急转而下的原因。

    现在,终于是被他等到了真相。

    原来大唐盛世之所以由盛转衰,全都是杨国忠争权夺利,让大唐陷入动荡和灾难之中。

    任何危害大唐江山社稷之人,哪怕是他的宠臣,也必须处死以绝后患。

    和大唐江山社稷相比,任何人都无足轻重。

    杨贵妃陛下

    李隆基爱妃不要再说了,朕已经手下留情了,要不然,朕早就诛九族了。

    他目光冰冷的瞥了爱妃一眼,令爱妃噤若寒蝉,不敢再求情。

    要不是看在爱妃的面子上,他不会只迁怒于杨国忠一人,早就满门抄斩了。

    虽然他宠幸爱妃,但也不会置江山社稷不顾。

    心中郁气渐消之后,他注意到还有一人导致大唐发生动乱,使得大唐盛世迅速衰落。

    安史之乱应该就是安禄山引发的动乱,令大唐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想到安禄山正好在长安城,他当即就下令捉拿,打入监牢。

    处理完杨国忠和安禄山后,他一直以来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没有这两人,大唐盛世应该就不会急转而下了吧

    不过他心里很清楚,虽然没有杨国忠和安禄山,大唐不会再像历史那样陷入动乱,但他知道大唐的危机还是存在的,还需要他找出来消灭殆尽。

    毕竟大唐要是自身没有问题的话,任凭杨国忠和安禄山两人肆虐,也不会让大唐陷入动乱。

    只能说大唐的根基早就腐烂了,而杨国忠和安禄山只是爆发的导火索罢了。

    他还要好好思考,如何才能拨乱反正,让大唐能够延续盛世。

    七,残害忠良,北宋蔡京

    蔡京出生较为贫寒,因为进士及第得以做了地方官。

    宋徽宗在位期间,蔡京受到了弹劾,并被夺取的职权在杭州闲居。

    不久后,宋徽宗指派宦官童贯前往杭州求取技巧高明的书画,蔡京也借机勾结童贯,并在不久之后又重新得到了任用。

    到了1102年,蔡京趁着当时的时机,竭力排挤宰相韩忠彦、曾布等人,并得到了右相的职务。

    蔡京担任丞相期间,与宦官勾结把持朝政,同时竭力搜刮百姓钱财挥霍无度,并斥巨资建造延福宫。

    为了弥补国库亏空,蔡京改盐法和茶法,想方设法令人民纳税,还主张十大钱,导致币制十分混乱,致使人民陷入了严重的生死危机。

    他也被称为北宋历史上最为昏庸无能的宰相之一。

    宋徽宗同时期能集齐那么多奸臣也是很厉害的

    蔡京自己是宰相,弟弟也做过宰相,儿子也做了宰相

    蔡京的书法成就很高,果然古人说的人如其字也不一定是对的

    一个朝代有一个奸臣就可以亡国了,没想到宋徽宗有三个,蔡京,童贯,高俅,想不亡国都难

    宋徽宗传朕旨意,罢免蔡京、童贯、高俅三人的职位,永不录用。

    看到后世人说他朝堂上有三个奸臣,着实吓了他一跳。

    他都不知道蔡京、童贯、高俅三人是被后世人重点批判的大奸臣,难怪北宋王朝灭亡了。

    他终于找到了北宋灭亡的原因,全是蔡京、童贯、高俅三人的错,和他没有一点关系,他是被三大奸臣蒙蔽的。

    现在罢免了三大奸臣的官职,原先历史上的靖康之耻应该不会再发生了吧

    没有奸臣作乱,朝堂政治环境焕然一新,想来应该可以避免北宋王朝走向灭亡。

    哪怕无法避免,能够延缓王朝灭亡时间也是好的。

    八,通贼卖国,南宋秦桧

    北宋灭亡后,赵构南逃建立南宋。

    而秦桧这个千古罪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奉行割地、称臣、纳贡的议和政策。

    第二次拜相期间,他极力贬斥抗金将士,同时接纳私党,排斥异己,屡兴大狱,他还将主战的岳飞视作眼中钉。

    于是他在赵构面前诬告岳飞,称其意图谋反,后又怂恿皇帝将岳飞召回,并以莫须有的理由将其赐死在狱中。

    岳飞死后,秦桧还是不满意,他又出手将岳飞一派清理殆尽。

    直到最后一位还坚持抵抗金兵的人也被他害死,他才终于心满意足。

    忠臣冤死,奸臣当道。

    此后的南宋彻底失去了收复失地的能力,南宋也就此沉沦。

    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

    岳飞收复北方想法是对的,但是迎回二帝就是触动赵构的逆鳞,如果岳飞不提迎回二帝,只提收复北方领土,不至于带来杀身之祸

    秦桧是赵构想说不能说的影子,秦桧是奸臣,赵构也不是好君主

    秦桧一生的所作所为,满足了大家对奸臣的所有想象

    秦桧威风一时,却遗臭万年,岳飞含冤而终,成为万人敬仰的英雄

    秦桧夫妇在岳飞墓前跪了近千年,至今都被游客敲打

    岳飞好吧,我明白了,陛下一直说什么迎回二帝,我还以为陛下真的想迎回二帝,没想到只是说说而已,就我当真了。

    此刻的他颇为尴尬,一直没有看明白陛下的深意。

    现在有了后世人的点醒,他才终于发现自己的政治觉悟太低了。

    这也不能怪他,陛下公开说要迎回二帝,他这个做臣子的,当然要听命于陛下。

    他哪里能想到陛下只是说说而已,其实不想迎回宋钦宗宋徽宗二帝。

    既然现在已经知道自己历史上的死因,那他只要不迎回二帝,只是收复失地,想来陛下不会再想杀他了吧

    知道秦桧通敌卖国,想要陷害岳飞,都城的百姓无不群民激愤,纷纷朝着秦府而去,想要找秦桧讨个说法。

    秦桧祸害国家,残害百姓,都城杭州的无数百姓早就对他愤恨不已。

    现在得知这个大奸臣想要杀害大英雄岳飞,数万百姓坐不住了,大家纷纷聚众冲向秦府,要把秦桧打倒在地。

    岳飞之名,天下谁人不知,那可是抗金名将,是南宋王朝的大英雄。

    现在大奸臣想要暗害大英雄岳飞,大家怎么可能答应呢

    岳飞要是死了,金兵南下入侵怎么办那时谁来救天下百姓

    宋高宗赵构秦相的名声已经毁了,不能再留在朝堂,以免天下臣民不满,传朕旨意,罢免秦桧宰相之位。

    秦桧的臭名已经传遍天下,为了不引起天下百姓愤怒,他必须要罢黜秦桧,不能再任用了。

    他也注意到了秦桧是因为杀害岳飞而遗臭万年。

    他稍微一想,就明白了自己以后为什么要授意秦桧处死岳飞了。

    正如后世人所说,岳飞要是迎回二帝,那就是触碰了他的逆鳞。

    虽然迎回二帝这句话是他提出来的,但他是说给天下百姓听的,可不是真的想迎回二帝。

    金人俘虏了二帝,出于孝道上的考虑,他不得不提出迎回二帝,就是向天下人表明他的态度。

    但他心里是极不愿意迎回二帝的,二帝要是回来了,他这个皇帝怎么办让位吗

    他就说说而已,满朝大臣都知道他的深意,也就只有岳飞脑子转不过来。

    现在这会儿岳飞看到天幕应该什么都明白了,估计不会再傻到迎回二帝了吧

    只要岳飞不嚷嚷着迎回二帝,他也不想迫不得已杀害岳飞。

    他正思考之际,一个小太监慌慌张张跑来。

    “陛下,大事不好了,全城的百姓冲到秦相家里,把秦相打死了。”

    九,败坏朝纲,明朝严嵩

    严嵩是明代有名的权臣,其父亲醉心功名,却久考未成,于是他就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了儿子严嵩身上。

    到1505年之时,严嵩终于考中进士,然而一场大病致使他退官十年之久。

    1542年,严嵩在朝廷担任武英殿大学士,同时兼任礼部尚书一职。

    此时的明世宗嘉靖对政治上的事务漠不关心,却唯独醉心道教,希望求得长生不老之术。

    严嵩为了受到皇上的宠幸,一味的谄媚,且竭力拉拢受到嘉靖信任的大臣,他还因为自己的儿子擅长撰写青词,而受到了嘉靖的信任和喜爱。

    到了九月份,他就被提拔为了首辅。

    严嵩在担任首辅期间,独揽朝政大权,竭力排除异己。

    他陷害忠臣,贪污受贿,将明王朝弄得十分黑暗,更使得明朝边防松弛不堪。

    说白了,严嵩本质上是嘉靖的刀,他的坏和嘉靖的坏某种程度上是划等号的

    严嵩书法一流,事情办得妥,可惜什么坏事都让他赶上了,嘉靖皇帝把烂摊子扔给他,让他背了黑锅

    严嵩替嘉靖干脏活累活,最后也没捞个好下场

    嘉靖一人将严嵩,徐阶,高拱,严世蕃等一众大臣玩弄于鼓掌,而且恶名全让严嵩一个人担了

    嘉靖太不厚道了,怎么样也得给严嵩养老送终,养条狗十几年也有点感情了,最是无情帝王家

    嘉靖需要严嵩,但他老了,所以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严嵩最是无情帝王家,罢了,我这就向陛下请辞吧

    看到自己替陛下背黑锅,最终也没落个好,他深深的叹了口气。

    他做那么多脏活,背负了那么多骂名,可结果呢

    连个养老送终的人都没有

    那他做这一切还有什么意义呢

    趁着现在还没有酿下大祸,还可以及时脱身,这就辞官回家,不再趟这浑水。,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