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灭国如喝水

冷泡茶加冰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大内文学 www.dnwx.net,最快更新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最新章节!

    焉耆国灭亡之后,整个大唐周边的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从644年,也就是贞观十八年起。

    首先是朝鲜半岛局势变化,高句丽的大臣渊盖苏文弑杀其王,立侄子为王,把持国政,并与百济国合谋瓜分新罗,新罗向大唐爸爸求援。

    李世民派人调停,但是高句丽不给面子,于是最终下定决心,亲征高句丽。

    贞观十九年,从二月进军到九月撤军,唐军阵亡两千,俘敌七万,连克十余城,并缴获辎重无数,未灭高句丽。

    同年,北方的薛延陀可能觉得大唐爸爸在暴揍高句丽,没空管他,于是悍然进攻夏州,结果被大唐守军击败,可汗阵亡,因此陷入内乱。

    辽东战场撤回的李世民觉得此时的薛延陀已经没有了存在价值,发出了灭国令。

    征高句丽的唐军直接转道西进,大败薛延陀,逼得其远遁漠北,但其国未灭,战争就还不能停。

    贞观二十年六月,李积仅率两百骑兵出漠北,招敕勒九姓部健儿为番兵,并对薛延陀发出了最后通牒

    要么降,要么死。

    薛延陀剩余的两大酋长一个降服一个奔逃,李积大怒,带领番兵追击。

    同年七月,李积斩首五千,俘三万,薛延陀汗国覆灭。

    而就在二凤对辽东和漠北用兵的同时,西突厥又起了变故。

    好消息是二凤扶植的西突厥可汗很能打,坏消息也是他太能打了。

    就在唐朝剿灭薛延陀的同时,唐朝扶持的西突厥可汗也成功击败了对手,结束了突厥长达二十年的内乱,成为新的大可汗。

    儿子长大了,不想叫爹了,这就是西突厥的现状。

    不过看着唐朝又灭了一国,西突厥大可汗寻思了一下,派人到长安请婚。

    这类以公主换和平的交易在任何朝代都不新鲜,但二凤就显得别具一格

    “上许之,且使割龟兹、于阗、疏勒、朱俱波、葱岭五国以为聘礼。”

    五国为聘礼方能娶大唐公主,西突厥大可汗看着这天价彩礼大怒,双方关系正式破裂。

    而对唐太宗来说,这个聘礼也并非有意羞辱西突厥大可汗。

    他的想法也非常朴实

    若不能将西突厥彻底赶出西域,大唐那是寝食难安啊。

    双方无法达成和解,就此问题是必然要重新碰一碰的。

    侯君集坐在椅子上,看着这大唐的风起云涌,心生向往。

    真好啊,辽东击贼,北面灭国,西域不相让。

    这大唐处处都是好男儿建功立业的地方,但

    这历史已经和一个死人没有关系了。

    光幕中的自己,破高昌时怎么就管不住那手呢

    侯君集一边失落,一边自怨自艾。

    李世积则就是显得喜气洋洋了。

    随陛下攻高句丽

    两百骑灭薛延陀

    虽然比不上李靖老将军,但绝对算不上差。

    就连眼含艳羡的苏烈,此时在李世积眼中也眉清目秀了起来。

    “懋功真乃将才也”

    李靖首先夸赞

    “两百骑灭国,纵览青史,想来亦不多见”

    李世积反而矜持了起来

    “若无代国公袭灭颉利之余威,若无陛下之天威,这敕勒九姓焉能如此顺服”

    “此番灭国非世积之功,乃大唐之功也。”

    说着李世积还瞟了一眼苏烈。

    “将军武烈传世,堪称吾辈楷模。”

    苏烈干巴巴奉承道。

    李世民则是眉头拧起来,只觉得这四方都不让人省心

    “这薛延陀竟也是如此不晓利害之辈”

    这薛延陀的可汗夷男是近距离亲眼看了东突厥如何被灭的,竟也生此不臣之心

    “问题应当出在那返故土的突厥部众上。”

    长孙无忌将一抹兴奋色按压下去他果然还是起复了

    不过现在不是开心的时候,应该先为陛下分忧

    “大家令那突厥部众返回故土,必册其可汗,令薛延陀退守以让薛延陀休养生息。”

    “而薛延陀”

    话犹未尽,李世民也点头,就算那薛延陀同意退守,其部众必然也心生怨言,长此以往

    “果然狼狈。”

    李世民轻叹,觉得对自己的评价说的实在没错。

    对这突厥人的处置,实在是太狼狈了。

    不过北地终归还是尽在掌握,毕竟颉利一灭,其后不过一盘散沙罢了。

    因此将目光转回西域,李世民轻叹

    “这西突厥的大可汗,怎么就是不愿做朕的驸马呢”

    陛下目光真挚,但臣子们很不给面子的笑了出来。

    “若是这西突厥大可汗能同意此等条件,必先被麾下大部落群起而攻之。”

    杜如晦摇头,觉得后世说的没错,陛下这压根就没想好好谈

    “五国之地,近乎西突厥一半领土,割半国而娶大唐公主称婿”

    房玄龄接上话茬道

    “恐怕我大唐的公主还没到,这西突厥大可汗项上人头就已不翼而飞矣。”

    甘露殿众臣对于胡人习俗并不陌生,一旦动乱起来换可汗简直比换衣服都快。

    若是能让各部落都有好处可拿,那你就是至高无上的大可汗。

    可你居然想割让一半领土去娶一个公主

    那就休怪十姓部落连夜起兵为突厥诛贼了。

    秦琼闷闷道

    “陛下无错,对胡人,打服比什么都好使。”

    李世民开心的点点头,甚是赞同。

    不过心底反而升起一抹阴云

    这已经是贞观二十年了,那唐太宗的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有生之年能看到西域尽归于唐否

    贞观二十一年年末,李世民再次下达了灭国诏令。

    这一次的目标是焉耆西边的龟兹国,而所有人都知道,此乃敲山震虎。

    真正的目标乃是龟兹国身后的西突厥。

    诏阿史那社尔为昆丘道行军大总管,契苾何力为副手。

    郭孝恪为前锋军,同时诏铁勒诸部,以及突厥吐谷浑等番兵,合计十万大军,剑指龟兹国。

    大唐的正式起兵让整个西域顿时山雨欲来风满楼。

    面对即将来临的大战,西突厥大可汗选择先行肃清内部。

    前可汗的部将亲信阿史那贺鲁被追杀,走投无路下选择叛出西突厥给唐军当向导,这里我们简称他小鲁。

    有了带路党,唐军的大军行进的相当顺利,一战直接击溃了重新被西突厥占据的焉耆,随后继续向西进军龟兹。

    龟兹王在西突厥的支持下早就有所准备,起五万大军,准备称称唐军的斤两。

    而面对实诚的西域人,唐军则是玩儿起了心眼子

    前锋韩威率千余人进攻龟兹,在遇到龟兹大军后佯装败退,而在后方唐将曹继叔早已准备好。

    龟兹王只觉得唐军一触即溃徒有虚名,随后就踏入唐军陷阱,五万龟兹大军被唐朝先锋军击溃,龟兹王惊惧而逃。

    面对逃跑的龟兹王,唐军紧追不舍,龟兹王最终逃入拔焕城,也就是今天的阿克苏,如今盛产苹果。

    龟兹王据城而守,坚持了一个月,这个成绩已经可以自傲了。

    破城后人,龟兹勋贵几乎尽数被唐军擒获,唯独漏了龟兹宰相

    此人继续西逃,去西突厥请到了一万突厥精兵,然后他想要断唐军的后路。

    西突厥精兵在龟兹宰相的带领下偷袭了被唐军镇守的龟兹国都。

    靠着宰相的身份,龟兹宰相顺利入城,并号召了一部分龟兹人加入反抗,与唐军展开了巷战。

    突然被袭击的情况下,名将郭孝恪落单战死,龟兹人士气大盛。

    直到此时曹继叔与韩威才率军赶到,面对依然还在猛攻唐军的龟兹人,两人率部加入巷战。

    战斗从头一天的傍晚打到了第二日的凌晨,最终西突厥的援军败退。

    但龟兹宰相犹不死心,不过数日后,便再次带领西突厥人进犯。

    但这次没有了偷袭的优势,韩继叔率领唐军正面击败了西突厥军队,龟兹宰相也被龟兹人擒获,献给唐军。

    龟兹国亡。

    而大唐的将军永远都能给二凤惊喜,行军长史薛万备挟灭龟兹国之威,率五十唐骑,直入于阗国。

    一番交涉下,于阗国投降,国王亲自去长安朝贡,于阗国亡。

    随后唐军在焉耆、龟兹、于阗、疏勒设置军镇,称安西四镇。

    疏勒也在事实上亡国。

    至此,时隔四百年之后,在李世民的有生之年,西域再次被纳入华夏统治疆域。

    唐朝的威名也比大汉时代传播的更远,对中亚正式有了影响力。

    李世民情不自禁站了起来,心里不断回荡着那四个字

    有生之年

    这就足够了,他不想所谓的奋六世之余烈,自己的功业,还是由自己完成比较好。

    当秦王的时候,曾羡慕汉武,为皇帝后,又立志超越汉武。

    好在,有生之年真的完成了这个宏志。

    没有穷兵黩武,没有劳民伤财,这就已经足够了。

    光幕上大唐的疆域前所未有的辽阔。

    侯君集满眼都是失落。

    李靖捋了捋胡子,很是欣慰,这大唐功业,他的功劳直到千年之后也没忘记,就已足够。

    李世积看着瞧了瞧北面,一边开心一边狐疑这薛延陀不过一国,剩下的两国呢

    随即瞧了眼苏烈

    小老弟,好好呆着,去打些边边角角吧。

    本章完